古典吉他的清澈音色穿越千年,与中东悠扬旋律、丝路驼铃回响、典雅的欧洲宫廷乐及弗拉门戈奔放节奏交织共鸣;多媒体视觉艺术将中亚集市的繁华喧嚣、中世纪宫廷的金碧辉煌、19世纪西班牙街头的热情洋溢呈现于舞台之上……

7月25日晚,在闵行区大零号湾艺术中心的舞台上,一场乐舞结合的闭幕盛典精彩呈现,为2025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为期6天的活动画上了完美句号。这次闭幕盛典首次打破单一音乐会的形式,创新性升级为大型原创音乐舞台剧。

闭幕演出通过“乐舞结合”的综合艺术形式,以开场歌舞《弦梦之旅》的轻快旋律,引领观众与主人公“海川”踏上寻梦征程,再以“丝路弦音”“古典流光”“街巷声动”“弦歌不辍”四幕层层深入的剧情,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吉他艺术的源远流长,成为古典吉他历史长河中的“同行者”,最终实现艺术传承与文化普及的双重意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本次音乐舞台剧场景图的创作中,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(SMT)东方技术部依托先进AI技术实现了对真实场景的高精度还原。该技术将具有物理真实感的场景呈现于舞台之上,不仅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,也彰显了闵行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科创实力与前沿探索。

在文化交流方面,19岁的特邀演奏家奥西亚·帕莱霍与老师费尔南多·埃斯皮带来师徒二重奏,演绎《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》,展现艺术代代相传的生命力。瑞典演奏家约翰内斯·莫勒演绎敦煌古曲《西江月》。线上拥有数百万观众 ,作品总播放量超3亿的“国风顶流”自得琴社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四重奏合作表演《金蛇狂舞》和《四季:春》。另外,还有德国吉他教育家胡伯特·卡佩尔等国际名家的精彩演出,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。

这种多元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,也提升了上海的国际文化影响力,彰显了艺术节的国际化水准。

“我发现,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越办越好了,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大师加入进来,规模越来越大,演奏水平也越高。”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的研二学生张栩晨,此番已是第三次参加艺术节,负责外国演奏家的翻译和接待工作,坦言自己在与大师们的交流中收获良多。

艺术节主题曲《海上的梦》,由本届大赛参赛选手组成的古典吉他乐团共同演绎,不仅为本届吉他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也将上海包容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传达给了每位观众。

为期6天的艺术节,不仅汇聚了文化艺术力量——来自5个国家的11位世界级吉他大师、120余名国内顶尖院校教师及450名参赛选手齐聚闵行江川,更通过“文商旅”融合模式释放出强劲经济动能。

在商业联动方面,置业梦享家、老外街等商圈举办的市民音乐会直接刺激消费,活动当日主场商家销售额环比增长达50%,周边辐射商圈营业额平均提升15%;在文旅带动上,450名参赛选手及随行人员的集中涌入,推动大零号湾区域内主要宾旅馆入住率及营收额环比上月激增约20%。

文化活动精准引流,实现了客流与消费的双向增长,为江川区域注入全新经济活力,成为拉动地方消费的重要助力。

主办方有关人士表示,2025年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推动吉他艺术在闵行江川地区得以深耕,让高雅音乐成果惠及市民生活。观众沉浸于高水平演出的同时,可以深入感受上海的文化历史底蕴、都市风情与文旅魅力,以文化软实力助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